植物生态学报杂志

期刊简介

主管单位: 中国科学院

主办单位: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

出版部门: 《植物生态学报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刊号: ISSN 1005-264X

国内刊号: CN 11-3397/Q

邮发代号: 82-5

出版周期

创刊时间 1955

出版地区

出版地区

订购价格 1560.00

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往期目录

首页>植物生态学报杂志

植物生态学报杂志投稿指南

植物生态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

  题目 简洁明了, 突出文章创新之处, 一般不超过20个字。中英文题目内容一致。

  关键词 5–8个, 其中一个为论文的研究领域。文题中已经出现的词尽量避免在关键词中重复出现。英文按字母顺序排序, 中文的顺序与英文保持一致。

  摘要 原始研究论文要求采用分段式结构撰写报导性(或描述性)摘要。内容包括目的、方法和主要结果; 综述类论文摘要建议写成报导—指示性摘要, 即把文章中创新成分或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写成报导性摘要的形式, 而对其他部分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形式撰写; 理论性论文摘要可以略去研究地点, 其他同原始研究论文摘要; 论坛类论文摘要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字数。中文摘要一般为400–600字, 英文摘要字数350–450字。写作时应注意做到: 准确性、独立性、非评价性、连贯性和可读性, 语言简练而具体。

  正文 论文写作要求简明扼要, 论点明确、数据可靠、文字流畅、逻辑严密、结构严谨。正文用五号字, 图表用小五号字。图表分别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。

  标题: 各级标题区分, 按1、1.1、1.1.1、1.1.1.1方式顺序列出。

  脚注: 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在当页用脚注通栏列出, 并在所在页用横线同正文分开, 并用序号列出, 文下脚注需与文中引用序号一致。

  种属名: 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种名和属名均需在中文名后标注其拉丁学名, 种和属名在文中用斜体排出, 并请核对无误。

    计量单位: 请准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, 如浓度单位用mol·L–1、mg·L–1, 其他标准计量单位如s、min、h等, 度量衡单位一律采用最新方案。

  正斜体: 稿中的外文字母、数学符号请正确使用文种, 大、小写, 上、下标, 正、斜体。论文中表示变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列出, 如: NDVI、LAI等。

  基金资助与致谢放在正文后, 参考文献列表前。

  参考文献: 只引作者阅读过的文献, 文中引用与文后参考文献列表应一一对应。文中采用著者出版年制, 在正文中相应位置引用。一个作者的文献在文内的引用格式为(作者姓名, 出版年代) ; 二个作者则是(作者1和作者2, 出版年代), 英文文献为(作者1 & 作者2, 出版年代) , 如(Jone & Peeter, 2001); 三个以上作者为(作者1等, 出版年代), 英文文献为(作者1 et al.,) , 如: (方精云等, 2000; Jone et al., 2001)。多条文献连续引用, 按文献出版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序。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要求列出全部作者, 中、日、俄文文献要求译成英文, 并与英文文献一起按第一作者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列, 所引中文文献译成英文后, 作者、编者、期刊名、书名均列出中文相应名称并用括号括在相应内容后面, 有英文摘要的要标注(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), 无英文摘要的标注(in Chinese)。

  图表 图、表力求精简, 同一个数据不能以表图的形式同时出现, 图题、表题和图表内各栏目均需中、英文 (植物名用拉丁文)对照。图、表随文插入文内; 表格一律使用“三线表”。有国界地图必须用最新正式出版、标明比例尺的图。彩色图片、黑白照片要求清晰, 层次分明, 反差较大为宜, 分辨率不低于350 dpi, 电子文本格式为tif。黑白线条图分辨率不低于600 dpi, 有斜线和斜体字的图1000 dpi, 位图格式。可按印刷时的实际大小绘制, 半栏图≤80 mm; 通栏图≤170 mm。图中文字均用6号, 中文宋体, 英文Times New Roman。主线(函数线)粗0.25–0.50 mm, 辅线(坐标轴)为主线的一半。